远去的农村匠人(十四)漆匠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1-27
远去的农村匠人(十四)漆匠
作者:张光友
如果说农村中其他的匠人是成人之美,漆匠则是锦上添花。在油漆和现代工厂式生产的家具尚未大规模进入市场之前,几乎每个家庭都要和漆匠打交道。
传统观念上的漆匠只是对木匠制成的产品进行加工,使之变得更加美观和经久耐用,现代的油漆工还包括对墙壁的粉刷与喷涂。
漆匠使用的漆有土漆和油漆二种,土漆俗称“大漆”,又称“国漆”,有生漆和熟漆之分,生漆呈黑色,熟漆呈红色。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,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天然生漆的性能并应用,据史籍记载“漆之为用也,始于书竹简,而舜作食器,黑漆之,禹作祭器,黑漆其外,朱画其内”。油漆则是现代工业利用化学物质合成的产品,颜色种类繁多,有含甲醛和不含的区分。
最先的漆匠是由木工兼任的,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,才产生专门的漆匠,并形成了作坊生产,如山西的平遥、江苏的扬州等地的特色漆器。大多数的农村匠人则是走家入户,为家具和建筑物提供刷漆业务。
漆匠的工具十分简单,一把刷子,几柄刮刀,一个漆桶,几张砂纸,便是它们的全部。
油漆工艺虽不复杂,但却麻烦,且要求在卫生干净、湿度适中的环境中作业。上漆的过程为:调料、刮底、打磨、上底漆、油漆灰补洞、打水磨、再上底漆、打磨光滑后上面漆、抛光等十几道工序。打磨是整个工序的基础,通过打磨以体现木材的天然纹理,涂上漆后,待其将未干时,用砂布擦掉漆膜再上漆,如此反复数次,直至表面呈现光泽,才告结束。在手工操作年代,其均匀程度与色泽是否光鲜,全凭匠人的个人经验。
木匠已不再制作家具,油漆匠在农村自然便无市场,能用土漆的匠人已寥寥无几,极有可能在看得见的将来失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