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之旅
您当前的位置:

远去的农村匠人(十三)石匠
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1-26


远去的农村匠人(十三)石匠

作者:张光友


衡阳乡下有句俗话叫“六十岁学石匠”,我猜这句话或许是告诉人们,石匠看来简单,其实难学,是带有明显的无奈。

石匠,是指从事采集石料和宝石原料,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的手工业者。与木匠一样,也是有种类的,简单地分,有粗匠,细匠。粗匠是把山上的石头采切成大小长短不一的原料石,细匠一般是在山下,或磨,或雕,如米开朗基罗事实上也是一位石匠,只不过是“世界著名”的石匠罢了。在早年,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得着他们,石敢当、捣臼、铭记、碑文、石磨、磉盘、石狮子等等全是打石匠一锤一锤凿出来的。石匠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,从古石器时代的简单打磨石头到现代的石雕工艺和艺术的完美结合,离不开一代代石匠们默默的贡献。

石匠这种职业很艰苦,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:“打石又打铁,一天是天二”。石匠白天在山上采石,本已十分劳顿,但傍晚收工回家后,还要锻打采石的铁件工具,以便次日继续使用,因而比常人来得更为辛苦。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。

石匠的工具相对简单些,锤子、钢钎、凿子,撬杆便是它们的全部。采石时,先在选中关键部位,用钢钎凿出一个眼,然后填充炸药和引信,靠炸药爆炸的威力,将石头震碎,变成要使用的原料。这些原料就是石匠后期用于不同需求的半成品,它们或用于农村房屋的基础,或用于砌成挡土的护墙,或用于建筑拱桥的主材,或加工成其他特殊需要的物品,如墓碑,石狮等。

石匠的工艺,关键在后期。一般的匠人只能把石头加工成有楞有角的建筑材料,高超的匠人则能利用它制成各种用途的精品,许多流传千古的碑文,许多精美绝伦的石刻佛像,许多精巧的宝石雕刻,包括那些经典的石桥技术,都是石匠们的作品。

农村石匠大多数属于前者,随着建筑工艺的改进,石匠们除了在大型建设工程中尚能谋份差事外,广阔的农村已无用武之地。
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164号

湖南慧源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

湘ICP备2024043029号-1

电话:400 8383 263

  • 服务号
  • 订阅号
  • 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