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之旅
您当前的位置:

远去的农村匠人(七十六) 鱼苗匠
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3-09


远去的农村匠人(七十六) 鱼苗匠 

作者:张光友


我国鱼类养殖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,鱼类养殖也随之发生进化,由最初的天然捕捞发展到池塘养殖,由捞取天然苗种发展到定向培育苗种。鱼苗匠人因此而催生,主要从事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苗种的培育。

鱼苗培育一般为家族式作业,在选好种鱼并成功产籽形成幼苗后,需要经过下列几番操作,才能完成鱼苗走上长途运送和正常喂养的程序。

肥水。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,因此,鱼苗下塘前3~5天,应泼洒粪肥进行肥水,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。鱼苗的生长速度和糞肥中轮虫的生物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,但必须适量。匠人通常凭经验和肉眼观察水质,以灰白色水色最好,黄绿、嫩绿、黄褐色也不错。

放养 。养殖水域及鱼苗准备好后,即可进行放养。方法是先将鱼苗放在盛器内,待鱼苗活动正常后,泼洒蛋黄水(煮熟的鸭蛋或鸡蛋蛋黄,用2层纱布裹住,在盛器内漂洗),使其饱食(肉眼可见鱼苗消化道中显一浅黄色线条),约10~20分钟后,在上风处放苗。放苗时,将盛器倾斜放入池水,缓慢倒出, 用手拨散鱼苗。 

投饵和施肥。鱼苗培育前期,主要以培育天然饵料来满足鱼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。这个时期的长短视混养密度和鱼体生长速度而定。后期,鱼苗长大,应辅以商品饵料,数量以刚吃完或略有剩余为度。一般用豆浆与施肥作为鱼饵。豆浆分2次投喂,第1次在上午9~10时,第2次在下午3~4时。按“三边二满塘”的投饲法进行投喂,即上午和下午满塘洒,四边也洒,中午再沿边洒1次,豆浆要泼得“细如雾、匀如雨”。在养殖密度适当的情况下,单用有机肥即可满足草鱼、链、鳙鱼夏花鱼种的营养需要。常用的有机肥有人粪、猪粪和牛粪等。肥水养殖鱼苗,一般上午9~10时泼洒,每隔2天追肥1次。

拉网锻炼。鱼苗出池前几天,要拉网锻炼2~3次。其目的是使鱼苗适应密集的环境,以利出池计数和运输;检查鱼苗的生长情况,估计鱼苗产量,以便作好分配计划。 拉网锻炼的方法:第1次拉网,将鱼网围集在网中,检查鱼的体质,估计数量后随即放回池内,或略提出水面十几秒钟估看一下数量后迅速放回池中,1小时后投喂1次熟豆浆。 第1次拉网后隔1天进行第2次拉网。将鱼苗转入网箱中,或将鱼种密集于网中,让其顶水自动进入网箱内,将网箱在池内徐徐推动,以免鱼浮头,密集2小时左右放回池内,1小时后投喂1次熟豆浆。这次拉网应尽量将鱼种捕尽。如果鱼种系自养自用,不运输,第2次拉网进箱密集锻炼后,则可分池饲养。 

出塘。第2次拉网后,隔1天再拉第3次网,将鱼苗捕起,转入网箱,约半小时后,清除网箱底部污物,用鱼筛分出不同规格的鱼苗分装网箱,便可计数出池。如长途运输,应将鱼苗放入水质较清的池塘网箱中吊养一夜,第2天清晨即可装运。再由鱼苗贩子销往各地。

现在农村的山塘大多成了碟子,存不了几升水,当然也养不活鱼,过去那种挑着木盆叫卖鱼苗的贩子也不见踪影,鱼苗的繁殖与供应有了专门的生产场地和运输通道,传统的鱼苗匠人也转行了。
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164号

湖南慧源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

湘ICP备2024043029号-1

电话:400 8383 263

  • 服务号
  • 订阅号
  • 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