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去的农村匠人(六十九) 铲蹄匠 作者:张光友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3-04
远去的农村匠人(六十九) 铲蹄匠
作者:张光友
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度,牛马驴骡便是农业人口的身家性命和生存必需品,爱护这些畜力有时要比爱护人更重要。另外,冷兵器时代,行军打仗也离不开战马,长途远输、长途旅行都要脚力,这就不能不让人对牲畜格外重视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就出现了相应的保护畜力的职业和手艺人,他们加工、制作各种器具,使人畜之间的关系更和谐,相互配合更完美。铲蹄匠人就是其中之一。
铲蹄匠就是给牲畜修理蹄甲,使其能够更好地使用,也叫刮蹄子。也就是为骡马驴等牲畜铲蹄。牲畜蹄子如同人的指甲需要修剪,若不修剪,轻者影响牲口出力,重者会可能产生失蹄。每年的农闲时节,集市上的牲口买卖就呈现出繁荣的景象,这也是最适合给牲畜“剪指甲”季节。
铲蹄子匠人的工具主要是一只马凳和几把锋利的铲刀,还有羊角钉锤之类的小工具。特别的是匠人的那只马凳,比普通柴凳子略高一些,要让一般的骡马的腿能跪在上面合适。
铲蹄时,匠人使用的是巧劲。先找来一条结实的绳子,一头拴在驴脖子上,又绕过去绑住驴蹄子,一头拽在手里。这样驴如果要使劲或尥蹶子,就会被拴在脖子上的绳索揪住,使不上劲。
铲蹄的场面很壮观,刚开始时,牲口由于不知就里,极不配合,此时必须由几个壮汉协作帮忙,一个人牵着牲口,一个人抓着尾巴,一个人抱着蹄子,一个人支着充作铲墩的櫈子,铲蹄匠则弓下腰,用那把锋利的铲刀,咔擦咔擦地修铲着,还有一个人为了安慰驴,一边给牲口嘀咕着一边顺毛捋着背上的毛。等到铲修完第一个的时候,牲口已经知道人在干什么了,它不仅不再反抗,而且还很惬意地抬起了蹄子。一番修整后,牲口原本豁口或长玼的蹄甲变得圆润光滑了,行路亦恢复到了常态,能够正常役使出力。
由于这是一个既累又脏的技艺,加之牲口已不再是农村中耕作运输的主力,人们无暇再去顾及蹄甲,铲蹄匠人也是记忆中的过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