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之旅
您当前的位置:

远去的农村匠人(六十八) 布鞋匠
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3-03


远去的农村匠人(六十八) 布鞋匠 

作者:张光友


布鞋,顾名思义,即用布制作的鞋。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。据考证,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。

过去人们常以会不会做布鞋,做得好不好来衡量一个姑娘的手脚是否灵巧,为人是否聪明。布鞋还有一个非常优美的传说。相传很久以前,大山深处古老的山寨里生活着一位美丽的姑娘,名叫黛帕斯,她勤劳善良,心灵手巧,擅长针织女工。在一年传统的赶秋节对山歌的时候,她遇上了自己心仪的阿哥,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意,于是把自己亲手做的、收藏了多年的布鞋和绣花鞋垫送给阿哥。阿哥穿上布鞋,刚好合脚,不长也不短,心喜是先祖安排良缘,于是与黛帕斯结成伴侣,过着幸福生活。农村也就一直有着婚嫁必送布鞋和鞋垫为礼物的习俗,衡阳过去男女订婚后有“过鞋样”的礼节,即将男方脚型剪成纸样交到女方家,待嫁的姑娘便要为男方做多双布鞋,以便作为嫁妆展示。

一般来说,过去人们穿的布鞋,都是由家庭主妇们自己手工缝制而成,但由于这种鞋极易磨损,做工又十分麻烦,因此人口多的家庭主妇们难以顾及,于是便催生了乡村布鞋匠人,生产和销售布鞋。

布鞋的品种有多样,圆口、宝笼、绣花、粽型等样式,但万变不离其宗,其主要工作不外以下几种:

作鞋底。首先打好褙子,把结实一点的旧布,一层层用浆糊粘在一起贴在门板上或案板上,桌子上,等晾干后褙子就打好了,依照纸样脚型剪出四个底子和两个后脚跟;其次剪出白色的滚边(斜裁)若干,用浆糊把滚边贴到其中的两个底子和两个后脚跟的边上并按平;第三将作好的两种鞋底叠在一起,把后脚跟夹到中间一层相应部位,码整齐后用浆糊粘在一起,再用针在底子周围先缝一圈,再在中间密密麻麻的缝上竖条条的针迹,底子就纳好了。

做鞋面。首先用浆糊两面都糊上布,外层糊两层布,里层可以糊一层比较柔软的绒布之类的,依照鞋样剪出一双鞋面的纸型;其次将鞋面缝合,并用剪刀敲平;第三用布条滚边。

做鞋内底。取几层柔软的布,依照纸样剪出2个底子,周围滚边。

纳鞋。将纳好的底子、鞋内底、鞋面对好,周围缝一圈,就大功告成了。

随着各种不同材质的鞋子面世,人们已经极少穿着布鞋,新一代女性也再不用为家中的穿鞋而发愁,布鞋匠在农村彻底消失。
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164号

湖南慧源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

湘ICP备2024043029号-1

电话:400 8383 263

  • 服务号
  • 订阅号
  • 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