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去的农村匠人(五十八)刷桐油匠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2-26
远去的农村匠人(五十八)刷桐油匠
作者:张光友
在油漆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家具之前,我们的祖先发现了桐油,将其涂布在木器之上,不仅使原色纤毫毕现,而且能够防腐、防晒、防虫,使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,因而广泛应用于船舶及各种家具和农具上。刷桐油的匠人应运而生,他们一般提供上门服务,几张砂布和几把刷子伴随他们走家串户。
匠人功夫的高低主要在熬油。顾主请来匠人,只提供生桐油,而把生油熬成熟油则是技术所在,其过程是:在室外砌一只炉缸,炉上置一只大铁锅,用柴烧火;先将石子放在锅中炒,以驱除石子中的水分;石子炒热后,倒入生桐油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桐油中的水分逐渐蒸发,当温度升到180℃,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发。此时,能看到锅中的桐油起油花。当加热到260℃后,即加入土参(或用黄丹粉),使之与桐油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,在桐油面上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,并冒出很浓的黄烟。此刻一定要用木棒不停地搅拌,使土参的泡沫迅速地与桐油密合。当烟色由黄转黑时,锅中桐油的温度已降到240—250℃。若无温度表测得,可取出一点熟桐油,放在铁皮上冷却,用食指蘸一点桐油与拇指接触再张开,这时桐油就被拉成丝状,能拉至2厘米长,则说明生桐油已经烧好。应迅速将锅从炉上移开,经自然冷却后使得熟桐油。
给木器上油一般选择在伏天太阳光照充分的时候进行,上油之前,若是新木器,要用砂子仔细地打磨抛光,若是旧木器,除了此道工序外,还要起底,例如木船或水桶的破损或小洞,要用麻纱与浆面加桐油调成腻子进行填补。然后才能开始刷油。第一遍,按桐油与松节油一比五刷;第二遍,按一比四的比例刷。这样便于快速阴干。每次都要打磨,打磨的目的是为了油能挂上。一般来说,如此这般,有3次便可。如果有时间,就刷或者擦5、6次,甚至7次,又结实又好看。
现在,木器在农村中已极少使用,木船的防腐也不再使用桐油,匠人自然淡出人们视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