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之旅
您当前的位置:

远去的农村匠人(五十四)赶猪匠
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2-24


远去的农村匠人(五十四)赶猪匠 

作者:张光友


赶猪匠就是专门饲养公猪为母猪配种的人,在旧时,他们被认为是不入流的匠人,但现实生活中又不可或缺。过去在乡下,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场景:一头健硕的公猪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哧呼哧地奔跑,后面跟着一个衣冠凌乱的男人,手捏一根楠竹或荊条子,在需要拐弯时轻轻一挡,公猪就会按照主人的意图前行,不用问,这是赶着它去某个家中为母猪配种去了。

公猪,在不同的地方名称不一,北方叫种猪,长沙地区叫脚猪,衡阳则叫猪浪子。赶猪的人,有的地方叫牵猪哥,有的叫脚猪匠或种猪匠。这行看似不中听,却是乡间必须的一种职业。因为母猪要怀仔,就要交配,而个体喂养的公性猪仔要达到种猪的地步,一个是时间太长,二是不合算,且产仔率和品种都有问题,所以这种职业旧时农村应运而生。

大家可别以为养公猪仅仅只是简单的喂养,是有许多讲究的,这样的职业一般为祖传,有专业的技术和讲究。单说拿饲养,不是专业能手绝对养不好。他们有专门的食膳和药膳配比,平时的食物要比普通肥猪好许多,每天都要喂精细食物;为了保持种猪的精力旺盛,专门的春药也是必不可少的。下药的剂量强度时间祖上都有规定,就时间而言,在小的时候和不要配种的时候是养精,重在养,为今后发挥功率而做准备。当它们的两个睪丸养得早春白玉那么大小,也就是长边直径十五厘米左右,就是成年种猪了,当然新的种猪还有调教的过程。

对于配种的讲究也很多,这个时间通常由母猪饲养户来把握,当他们认为火候已到时,便会登门去请,赶猪匠们在到达主家后,并不急于立即行动,顾主自然知道个中的潜规则,先是给匠人敬烟泡茶,接着会端来一大盆用精细食物煮成的猪潲,当着匠人的面,敲两生鸡蛋入内,供种猪食用。此后才进入本次行动的主题。旧时还有一条双方认可的条件是,如果配种失败,匠人当补配或退款。

现时农村散养母猪的家庭已经不多,即便有,也是釆用人工配种的方式,赶猪匠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。
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164号

湖南慧源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

湘ICP备2024043029号-1

电话:400 8383 263

  • 服务号
  • 订阅号
  • 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