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之旅
您当前的位置:

远去的农村匠人(四十八)熬硝匠 作者:张光友
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2-21


远去的农村匠人(四十八)熬硝匠 作者:张光友


硝,化学名称叫硝酸钾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,也是火药生产的主要材料。由于它能制造火药,当年的敌后根据地曾发动群众大搞土法熬硝运动,以弥补武器弹药的不足。熬销匠的出现,当然不是为了战争,而是为了满生产生活的需要,例如硝盐可以用来炒菜,火药用来开山炸石等。他们多以家庭为单位作业,少数也有合伙联办的。

熬硝的设备十分简单,一个洗硝土的地坑,一口熬硝的大锅,一张过滤的网筛,便是全部家当。

熬硝的过程如下:

1.原料准备:硝土多存在于厕所、猪牛栏屋、住房、庭院的老墙角,及不易被水冲洗的地方,土中是否含硝,匠人们通常用下述方法鉴别:观察和尝味,有硝土的大多落土面子,颗粒呈蚂蚁粪状,有苦、辣、盐味,特别发辣的是好硝土;燃烧法,把硝土放在的红的木炭上能爆火的是好硝土;准备草木灰:熬硝是要在硝土中加入草木灰的,它们以桐籽壳、荞麦秆为最佳。

2.原料的配比和装放:将硝土、草木灰分别碾碎过筛,硝土、草木灰按3:l的体积(重量比约7:1)混合装入地坑的浸滤器中。

3.淋水浸提:第一次先用热水(75℃左右)加入浸滤器中浸提,以后采用冷水淋洗,在出水口接受滤液,最初流出的滤液可能是混浊的,可倒入浸滤器中重过滤。开始流出的滤液浓度较大,呈红棕色,随后浓度逐渐减小,颜色随着变淡。滤液应按浓度大小分别盛放。当收集满三缸滤液后,不再加水淋洗,取出滤渣,重装新料进行淋洗。这次淋洗,先用所得第一缸硝水加热作淋洗剂,然后依次用第二、三缸硝水洗,最后用清水补充淋洗,直至重新获得三缸滤液为止。以后都按此法操作,当硝水浓度达到饱和时,便可进行熬硝。

4.熬硝:将浓硝水移人大锅中加热蒸发,待硝水蒸至在锅铲上成油丝挂排,或滴几点在灶上能很快凝结成团状时(大约已熬去液体的三分之二),即停止加热、趁热通过粗布过滤(滤渣装入浸滤器参与重新淋洗)。待滤液冷却至35C左右,再用细布过滤(布上晶体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钾,还含有少量的硝酸盐和硫酸盐,可进一步分离制取各种副产品)。滤液继续冷却,沿盆底盆壁陆续有白色结晶析出,这就是硝酸钾(即火硝,含少量杂质),未结晶的母液继续浓缩,按上述方法进行过滤、冷却,又可获得硝酸钾晶体,如此反复三次。

5.提纯(重结晶法):将粗制硝酸钾放人锅内,加水溶解,加热至沸,过滤。再将滤液倒人锅中熬煮至沸,加入皮胶水,不断搅动,捞出浮起的黑色泡沫,待泡沫减少,至硝水挂丝,溶液呈白亮色时,即将硝水倒入盆或缸内,盖好,冷却结晶,即得较纯的硝酸钾。

熬硝的过程,仅劳动强度大,而且还要凭经验掌握火候,同时排出的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,因此,旧社会但凡家境稍好的是不会选择这个职业的。好在现代化的化工生产已取代了这些传统的劳作,政府一直在禁止这种民间的生产,熬硝匠也成了历史的记忆。
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164号

湖南慧源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

湘ICP备2024043029号-1

电话:400 8383 263

  • 服务号
  • 订阅号
  • 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