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去的农村匠人(四十二)吹糖匠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2-17
远去的农村匠人(四十二)吹糖匠 作者:张光友
吹糖这门手艺的祖师爷据传是刘伯温。当年的朱元璋为了能将皇位一代一代的传下去,就造“功臣阁”火烧功臣。刘伯温侥幸逃脱,被一个挑糖去卖的老人救下,两人调换服装,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,天天挑着糖走村入户换破烂。在卖糖的过程中,刘伯温创造性的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成各种糖人儿,风格独特,煞是可爱,孩子们争相购买,生意顿时火爆。人们便向刘伯温请教,吹糖手艺渐渐一传十,十传百,代代相传。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。
这个故事或许是杜撰的,但吹糖匠的确曾经是城乡孩子们最爱。吹糖匠的工具十分简单,一个盛白糖的罐子,一套熔糖的炉具,一个浇注糖浆的台板,便是全部装备。他们通常在农村的集市中或城市的人口密集摆摊。
他们招俫的顾客主要是未成年人。因为在以前,由于物资匮乏,吃糖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,而市场上并没有像现在有这么多的种类,因而小孩子们都喜欢跑到街头或小摊边寻找一位吹糖匠,在那里吹糖匠可以做出自己想要吃的糖来。
这些糖画原材料都是师傅们自己亲自熬制的,非常的绿色环保,并且可以做出千奇百怪的动物形状来。吹糖匠师傅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,加上很多年的经验累积,一个糖画只需等几分钟就可以成型。
吹糖匠的手,可谓十分玲巧,在他们手中,可以像变魔术般地浇出各种造型各异的动物,或一只𤠣子,或一只公鸡,或一位仕女。可谓栩栩如生,这样活灵活现的小动物,孩子们当然会抢着买。偶尔缠着大人得到一个糖人,会拿在手里欣赏半天而不忍下口。现在制糖已被机器生产代替了,大型超市、各种商场高端制作的糖果琳琅满目,虽然也好吃,但总感觉缺少了一种人情味在里面。
吹糖匠在农村几乎绝迹,城市中偶尔会在公园内碰上一二起,但均是老年匠人,估计用不了多久,这门技艺将会失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