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去的农村匠人(四十一)磨刀匠
作者:张光友 时间:2024-02-17
远去的农村匠人(四十一)磨刀匠
作者:张光友
五十岁以上的人大都观看过样榜戏《红灯记》,对那位地下交通员,即磨刀师傅记忆应该十分深刻,他甫一出台的那声“磨剪子来戗菜刀”,极有震感力,曾一度被人们广为模仿,这就是过去活跃在城乡的磨刀匠。
现实中的磨刀匠并不像舞台上那么张扬,进入村口,磨刀人会找一个通达处,放下长凳,几声吆喝,就会有人拿着菜刀、剪刀、砍刀、剃头刀等刀具来。那长凳上面一头固定着磨刀石,磨刀人面朝磨石骑坐在长椅上,用眼睛瞄瞄刀刃,然后在磨石上抹些水,就开始在磨刀石上呜哧呜哧地磨了。那双饱经风霜粗糙的双手捏着菜刀的刀背,在磨刀石上来回移动,或平,或直,或斜,正面磨,反面磨,并不时向磨刀石上洒点儿水。一招一式,很有节奏感。听那声音,看那姿势,会使人想起《木兰诗》里“磨刀霍霍向猪羊”的诗句。
磨刀人先在粗石上磨,差不多了再在细石上磨。磨好了,便绷起手指,轻轻一弹,锃亮的刀面发出轻脆的响声,或把刀刃面向自己的眼睛细细的瞄上几眼,或用拇指肚在锋利的刃上轻轻刮几下,以检测其是否锋利。那些锈迹斑斑被人们用钝了的刀剪,在磨刀人的手中,神奇般的获得了新生,变得光亮耀眼,锋利如初。
磨刀不误砍柴工。砍柴的柴刀要磨,杀猪匠的屠刀要磨,剃头匠的剃头刀要磨,木工的刨刀要磨,收割的镰刀要磨,裁缝的剪刀要磨,切菜用的菜刀要磨……因此,催生磨刀匠人也就自然而成。
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,各种刀具生产工艺的改进,刀具更换变得很容易了。厨房里光菜刀就是一打多把,削、切、剔、刮、砍、劈,各司其职;且钢火好,不易坏,钝了在磨刀棒上拉两下,坏了当做废品。磨刀人遂淡出了视野,偶尔在城区或许还能听到一两声吆喝,但光顾者平平。磨刀匠留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怀旧的回味。